2009年12月24日星期四

安徽鼓励使用廉价药 “保护”一元药有新规

问题是这种方法对于医生有什么好处,毕竟整个环节的最后一环在医生们手里头。如果这个环节没有搞定,说啥都是白扯。
安徽鼓励使用廉价药 "保护"一元药有新规
全省医疗机构集中采购药品应以质量优先、价格合理为原则,主管部门对口服药品日费用(采购价)0.6元以下,注射用药单支价格(采购价)1元以下的低价基 本药物,可直接挂网,由医疗机构自主采购,而医疗机构(除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医疗机构)可在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范围内销售。

首批中医膏方人才培养计划启动 推进中医治未病

当不生病的智慧这种伪中医书籍充斥市场的时候,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中医,给他们一个真正的中医他们会相信么?不,他们更倾向于喜欢马悦凌那样的"专家"吧
首批中医膏方人才培养计划启动 推进中医治未病
中医膏方专家协作组负责组织开展中医膏方人才培养计划,并定期公布人才培养成果。此外,中医膏方协作组还将利用院校教育、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,不断挖掘整理膏方传统理论,并制定膏方相关标准,推进膏方学术与传承。

三大药企争相“圈地”:瞄准3000亿“蛋糕”

这行业,最重要,最被看重的恐怕还是公关能力。 他们真的需要议价?
三大药企争相"圈地":瞄准3000亿"蛋糕"
业内也有共识,未来地方政府在采购过程中的保护措施或不可避免,但全国性医药商业企业由于具备经销渠道的优势,将成为地方政府和医药企业的首选,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。

被遗忘的“非典后” 300多后遗症患者生存艰辛

 他们为谁牺牲?我们的主旋律下面总会埋藏一些东西。例如那个所谓的抗甲流的疫苗。
被遗忘的“非典后” 300多后遗症患者生存艰辛
“群”里其他人听说了方渤自残的事,没有太多惊讶,几年过来,他们都深刻体会过这种绝望的感受。

 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“群”———非典后遗症患者。

婴儿停尸医院10余天无人问津 院长称医生没有错

 问题是为什么每次出现这种事情医院都会表现的这么无知、冷漠。让人想不生厌都很困难。
婴儿停尸医院10余天无人问津 院长称医生没有错
当天下午,记者来到该县卫生局。在卫生局人事秘书科,记者询问许杰局长在不在时,办公室工作人员连拨许局长的手机,但一直关机,当记者问为何许局长关机 时,该工作人员回答:“我们局长就这习惯,午饭后就关机。”此时已是下午2时40分,记者又来到医政股办公室采访,但没人回应。就在记者准备离开卫生局 时,死婴爷爷戴道海给记者打来电话称,医院已经勉强答应赔偿1万元。

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

医院不得实施不必要检查 出错要承担赔偿责任

基本上很扯淡,这个现行的医疗事故鉴定有什么区别么? 
医院不得实施不必要检查 出错要承担赔偿责任
王四新说,“不必要”是法律上一种“概括”及“超前”的说法,在执行的过程中,如果医院和病人在此方面产生纠纷,就可以以此条例为准,通过同行的专家鉴定或者其他的途径确定检查是否“必要”。

中国每3分钟有1人死于胃癌 超世界平均水平两倍

固然有中国饮食本身就不健康的因素,但是更重要的恐怕在于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看病上了,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进入防病,毫无疑问,新的医改方案只会让这个问题更加严重。
 
中国每3分钟有1人死于胃癌 超世界平均水平两倍
  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九十三万四千例,其中有近四十万在中国内地;患病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,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名中国人死于胃癌。这是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兼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天津肿瘤医院胃肠肿瘤科主任梁寒教授今天披露的最新数字。

2009年12月16日星期三

2009年12月3日星期四

农夫山泉“砒霜门”中的政府角色


某些人的指责不就是排黑砖、收黑钱的么?一开始的权利寻租是掏钱办事,现在的方法是是不掏钱就钩你、黑你。


这样是否就够了呢?海口市工商局对于整个初检过程仍然语焉不详,谁来换公众一个真相?谁来为企业信誉负责?中国食品安全形象要如何维护?监管乱相要如何根治?
过分溺爱和矫枉过正都是一剂毒药。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,公众对中国企业和政府的信心必须引起重视。